
撞牆期怎麼辦 為什麼跑步會撞牆
馬拉松及半程馬拉松,讓人害怕的首先是漫長、難以想像的距離。如果你從行政院前開始沿著台 1 線去跑,全程馬拉松距離將可以跨過埔心、抵達中壢 (通常大家都是搭火車)。很多人說,越長距離的路跑賽事如馬拉松,變數不僅更多,也出現得更頻繁。距離是一回事,更讓人害怕的長距離障礙是──撞牆。
馬拉松及半程馬拉松,讓人害怕的首先是漫長、難以想像的距離。如果你從行政院前開始沿著台 1 線去跑,全程馬拉松距離將可以跨過埔心、抵達中壢 (通常大家都是搭火車)。很多人說,越長距離的路跑賽事如馬拉松,變數不僅更多,也出現得更頻繁。距離是一回事,更讓人害怕的長距離障礙是──撞牆。
淚別春節假期,無論是發紅包或收紅包的身分,總是歡歡喜喜地與家人團圓聚餐,也經歷過親戚們的溫情拷問與幽默討論。年節過後,雖然沒有親戚喊你長高了,但肯定有朋友、同事說你更有福氣了(╥﹏╥)。Read More
很多人知道卻不重視的一件事:跑步不只是雙腳的運動,更需要是整體肌力的提升。對大部分人來說,運動其中之一的目標是,良好的體態與運動、生活的表現。這時候,你需要的上半身、手臂甚至是核心肌群,肌力訓練不只對跑步有幫助,對提升生活品質、日常動作如推拉托提都有好處。
動作示範|森林跑站跑步教練 曾廷瑋
在開始跑步初期,應該常會聽到一個說法:「跑步是省錢的運動。」但當跑者實際入坑之後,會發現跑步不一定是省錢的運動,如果要挑戰馬拉松,可能更是花錢的運動。這也是為什麼,開始有研究提出『馬拉松經濟學』以及『運動經濟學』,針對路跑運動做出經濟研究調查。如果要細究下來,跑馬拉松很可能是最有發展潛力的觀光市場。
雖說一天 24小時都可以跑,但很多時候都需要顧及家庭生活、工作及個人生活,也要有充足的睡眠。要維持長期的運動訓練,保持一致性相當重要,還真的不是說想跑就能跑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抓出一兩個小時持續訓練就變得非常重要。
前幾天氣溫下探攝氏十度,從暖呼呼被窩爬出超級掙扎,更不要說還要出門跑步。這樣的掙扎可能會維持好一陣子,而且每年冬天都會反覆上演。但是為了完成課表與訓練,大家還是會硬著頭皮出門。
俗話說,跑者是防水的!但實際上,跑者是不防寒的。在低溫下跑步,可能比在溫暖適中的雨天跑步更具挑戰性,無論是肌肉熱不開、呼吸冷空氣導致鼻子、喉嚨不適。因此,選擇合適的衣物搭配變得至關重要。穿得太多或者搭配不當的衣物可能反而會影響運動表現,那麼該如何慎選合適的跑步裝備呢?
看到這篇的時候,臺北馬拉松只剩倒數幾天了∑(ι´Дン)ノ,這時候,再怎麼練習可能也難以有太大改變。事實上,有時候放鬆不練,甚至比過度練習更有利。但是,總不能只躺在床上窮擔心,所以我們提供了一份『防爆手冊』,希望跑者能好好地落實操作。Read More
村上春樹:痛是難免的,苦是甘願的。過度訓練受傷的你還好嗎?
跑者的通病是,永遠怕自己練不夠,或是訓練後若沒有肌肉疲勞、四肢疼痛就感覺沒有練到。這樣的心態背後的潛在風險是──真的會受傷。
由於過度使用導致,從髂脛束磨擦綜合症 (ITBS)、足底筋膜炎、疲勞性骨折到後腰背疼痛等等,這些傷害都可能使你失去對跑步的熱情。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