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確保有品質的老去 毛毛教練的母親節體適能課程
台灣將於 2025 年邁向超高齡社會,政府憂心的是對總體經濟的發展,但大多數的人們憂心的,是全民的健康與日常生活。在里民中心、機關等投入銀髮族運動教學的盧振銘 a.k.a. 毛毛教練表示,老年人擔心的不是生活,而是如何確保『有品質、能很隨心所欲的生活』,他舉例包含從地板舉起重物、上樓梯、或是腿部力量等等,都在日常生活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台灣將於 2025 年邁向超高齡社會,政府憂心的是對總體經濟的發展,但大多數的人們憂心的,是全民的健康與日常生活。在里民中心、機關等投入銀髮族運動教學的盧振銘 a.k.a. 毛毛教練表示,老年人擔心的不是生活,而是如何確保『有品質、能很隨心所欲的生活』,他舉例包含從地板舉起重物、上樓梯、或是腿部力量等等,都在日常生活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跑步是自己一個人的運動,卻因為有共同參與、能分享心情與笑聲的夥伴,變得更為圓滿、充實。
歌手伍思凱有一首《分享》寫到「與你分享的快樂,勝過獨自擁有」,在跑者圈內,可以改為『與你分享的跑步,勝過獨自去跑』。
在廷毓教練執教的週三班,珈平、佳純,以及害羞沒出席的育萃,相遇的三人因為跑步成為好友。Read More
邁入九歲的森林跑站,是國內各地以及海外的跑者,到台北跑旅時必去的跑者據點,更是北部跑者們想要尋找跑步教練和訓練課程,第一個會想到的地方。如果你在 Google 搜尋,僅需要時間 0.47 秒就能搜尋出 17,900,000 項結果。
短促的人生歷程裡,最讓人痛苦與讓人收穫的,往往一體兩面。翁林燦燦哥談起他的人生,率直的神情少了青年時的怨懟與無奈,而是坦然與一抹成熟的微笑,他淡淡地說,人生裡的兩次轉折改變了心態。讓人訝異的是,從一個討厭跑步的人,成為一個透過跑步揮灑心情、尋找內在成就的跑者。
「不是每天都在過年」這句話很適用在跑者身上,偶爾你會感覺狀態很好,跑出去如有神助,四分速還不用大口呼吸,雙腳輕盈動如脫兔。但在這個偶爾之外,大部分 (50%) 的感覺是有點疲憊、有點軟,速度才上來心跳跟著來,埋藏在肌肉裡的深層疲勞,就跟曬黑的皮膚一樣白不回來。
在 2014 年開始,台灣有許多地方賽事活動大幅崛起,無論是地方政府所主辦的比賽,或是由民間單位、企業挹注資金主辦的比賽,從 5 公里健康跑步到馬拉松競賽,在短短幾年間,一年 52 週竟有高達五百場比賽。儘管不是每一場參賽者都成千上萬,但許多的賽場特色與地方文化也著實帶來不同的運動體驗
地處副熱帶氣候的台灣,嚴格來說並不特別適合訓練,但如果賽事目標是熱帶氣候的比賽,以此做為適應、模擬比賽特性卻相當到位。也是如此,許多跑者到夏季就會轉而投向其他運動,譬如戶外健行、登山、游泳或是潛水等等,但仍有一批死忠的跑者仍是鍾情於跑步上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