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天氣》路跑賽事的X因子 溫溼度對跑者的影響
上週四結束的全運會馬拉松項目,比賽於早上六點鳴槍起跑,根據當時中央氣象局的數據顯示,氣溫約在攝氏 27~30°C 左右,濕度則是 70%。開賽約一小時之後氣溫直線飆升,在沿路沒有遮蔽的情況下,選手的體感溫度也不斷提高,因此造成許多選手選擇棄賽,最終完賽的選手也有許多人發生熱傷害的情況,以下內容帶大家了解到影響到跑步時的配速,甚至身體機能的兩大關鍵因素—溫度及溼度。
上週四結束的全運會馬拉松項目,比賽於早上六點鳴槍起跑,根據當時中央氣象局的數據顯示,氣溫約在攝氏 27~30°C 左右,濕度則是 70%。開賽約一小時之後氣溫直線飆升,在沿路沒有遮蔽的情況下,選手的體感溫度也不斷提高,因此造成許多選手選擇棄賽,最終完賽的選手也有許多人發生熱傷害的情況,以下內容帶大家了解到影響到跑步時的配速,甚至身體機能的兩大關鍵因素—溫度及溼度。
一般練跑通常著重於累積跑量、速度訓練與肌力訓練等「可見成效」的訓練,事實上,「呼吸」這項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對跑步影響相當大,更能減少傷害風險。如果有上過初心班的學生,應該會記得教練說過,呼吸會隨著每個人的習慣和配速而有所不同,找到能跟當下配速搭配的呼吸節奏,才是最重要的。看似因人而異的呼吸方式,其實也是有大學問的,或許稍微改變一下呼吸方式,就是你突破的關鍵。
位處濕熱地區的台灣,跑者們在散熱方面似乎沒有感受到多大的優勢,加上夏天動輒 35 度以上的高溫,更是讓跑者們叫苦連天。但對於有著長遠目標、或是目標賽事就在年底的跑者,總不能因此整個夏天都不訓練吧?面對這種不利於耐力訓練的高溫濕熱環境,跑者們可以採取哪些應對措施呢?
今年森林跑站顧問張嘉哲帶領鄧新詮、曹純玉、李翰暄、陳囿任等選手,至日本飛騨御嶽高原進行移地訓練,除了本身團隊認真規劃、辛苦訓練以外,張嘉哲也希望將更多國內外的田徑資訊、知識、觀念介紹給大家,因此特別以2018飛騨御嶽高原移地訓練為主題,發表高地移地訓練計畫概論。本概論共分為上下兩篇,第一篇說明計畫緣由與飛騨御嶽高原訓練基地簡介,第二篇則以運動生理學、運動訓練法以及數十年的自身經驗分析高原訓練的理論與實務基礎。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