換上日常服飾的吳倩華,少了選手剽悍的氣息,多一分鄰家女孩的氣質。
淺棕色的膚色是陽光、熱愛運動的隱喻,而內向的笑容掩蓋了她的強大。
清新、脫俗的形象讓人難以想像,她是 2024 年 Wings for Life 全球路跑國內女子組優勝,無獨有偶,該屆男子冠軍李智群是她的跑班教練。


倩華是最早一批加入智群跑班的學生,從 2018 年至今已有七年光景。這些年來,她不只跑了大阪、柏林海外馬,也隨著跑班到台灣各地跑旅,甚至嚐試三鐵。
她坦言如果少了跑步,生活將會失去很多的樂趣與光彩,因為跑步擴展、豐富她的生活,也結識了許多擁有共同夢想的好友。

 

初馬竟是超馬!人生第一次就是鎮西堡 54K

「我一直都有跑步,只是比較像休閒的跑步,也不重視甚麼跑量。」談起跑步的開端,倩華笑著說:「當時開始跑步是為了減肥。」
後來到台北工作,加入公司慢跑社,而開始陸續參加各項路跑賽事。

因為跑步的緣故,倩華走訪了許多地方,參加各式各樣的民間賽事
其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,是位於新竹的鎮西堡超級馬拉松,全程 54 公里。那場比賽遠比她想像中艱難,無論是距離還是不斷上升的坡度都極具挑戰性。

然而,沿途壯麗的山林和自然風光,卻深深打動了她的心。「我從那之後就愛上跑山了,」她說,「那種抬頭一望就能療癒疲憊的風景,是城市裡體會不到的。」

「當初會報名鎮西堡是被同事推坑去跑。」她笑說:「同事說都可以跑劍中劍了,鎮西堡一定也沒問題的啦,沒想到那竟成了我的初馬,也是初超馬。現在想想覺得蠻不合理的」

倩華後來也參加了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,正式的 42.195 公里馬拉松,在女子組 818 名選手中排名第 57 名,以不俗的 3 小時 48 分 49 秒成績完賽。

 

受傷警訊:ITBS讓她決定學習正確跑姿

默默一個人自主訓練就能跑出不俗的成績,倩華表示,當時找不到必須上跑班課的理由。讓她決定報名跑班的轉折是跑完比賽之後,居然中了 ITBS 髂脛束症候群,膝蓋外側疼痛迫使她必須休息,並找出解決方法。

萬般沒想到跑步有這麼多細節需要注意,還以為只要持續訓練、維持下去就能跑得更好。「因為想要學習正確的跑姿,怎麼跑才不會受傷。」她動念決定報名跑班上課。

森林跑站的歸屬感:不只是訓練更是夥伴情誼

「那個時候我就決定報名智群班,」倩華說道:「當時還是一個短期,比較體驗形式、初階的跑班。」之後當智群開設常態的訓練班,倩華立刻就報名加入,可以說是智群教練最早一批的學員之一。

她也坦承,自己曾經在訓練期中間的空檔,報名了其他跑班的跑課。但真正讓她留在森林跑站的原因,因為是智群教練,也因為這群一起成長的夥伴。

上跑班除了訓練,更是享受跟大家一起訓練的感覺。
她說:「上跑班不是每一次課表都能跑得很好,但有了一群彼此加油、信任的夥伴,就會想要堅持下去。」

這一路走來跨過了新冠疫情、也跨過了許多歲月,倩華很高興自己直到現在都保持熱愛跑步的心情。

只差三秒的遺憾:持續挑戰個人極限

在 2024 年臺北馬拉松,倩華以 3 小時 30 分 02 秒創下個人最佳成績,她笑說:「離我的目標只差三秒。」倩華當時寫下的目標是 3 小時 29 分。

儘管未能跑破目標,留下了些許遺憾,卻也刷新了個人最佳成績。倩華說道:「我還在努力探索自己的極限。」無論是教練或是跑班同學,以及她自己,都明白她的極限不是三小時半,肯定還能更快。

「這些年來,跑步最大的收穫,就是更認識了自己,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,知道哪裡不足,因為想變得更好,所以願意去面對、去改變。」

她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訓練方式與節奏,「有人說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。跑步也是,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配速,不需要和別人比較,找到自己的節奏,才能跑得自在,跑得開心。」

腦內啡的快樂:跑步帶來的真正收穫

多年前踏入田徑場開始跑步的倩華,這些年來持續在智群班訓練,與熟識的夥伴一塊揮汗、成長。
她說,真正讓她持續熱愛跑步的原因,不再是單純想要改變外在,而是因為跑完步後,那股腦內啡帶來的快樂,還有一次次突破自我、或是在痛苦中完成艱難課表後的成就感。

「跑步讓我真正認識了自己,」她笑著說,「它讓我知道,原來我可以比自己想像中更強大。

她早已離不開森林跑站,離不開這群彼此扶持的夥伴。如果沒有跑步,就無法遇見現在的自己;如果沒有這群同樣熱愛跑步的朋友,她的生活,也會少了許多光彩與感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