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週二晚上七點準時報到 TRX 體適能課程的涂欣宜,自 2024 年 4 月份接受 Bruce 老師訓練已有一年之久,對她來說,一週一次的肌力訓練尤其重要,不只是打造肌力體能,同時也抵抗隨年齡漸增的肌肉削減問題。
「肌少症是人們難以避免的問題,從現在開始做肌力訓練,至少可以維持,不讓身體退化。」她說。
儘管上了一整年的 TRX 體適能課程,但涂欣宜其實是身經百戰的跑者,超過二十場馬拉松的歷練,甚至挑戰過鎮西堡超馬、 12 小時超級馬拉松等相當具有難度的超馬賽事。她沒有丟失了跑者的自我認同,相反的,選擇將森跑肌力課納入生活指南,只為了給自己、也給家人們更好的未來。
TRX訓練課程的專業挑戰與效果
從跑步受傷到肌力訓練的轉換
在2021年底因腳傷暫時停跑的欣宜,不想丟失了運動習慣,也期許透過肌力訓練讓股四頭肌強壯起來。
「我很早就知道森林跑站,森跑真的是對跑者很有幫助,」她說道:「我也去過一般的健身房做重訓,但核算起費用、時間跟成本,來森林跑站上 TRX 課程是最適合的。」
TRX訓練的專業難度與全面性
做為第一次的 TRX 體適能肌力訓練,欣宜不得不說被操得很辛苦。
「我雖然有做過功課,但我是第一次嘗試 TRX 訓練,比想像得還要難。」她笑說:「 TRX 肌力課程可以分為上、下半身,還有核心肌群,真的不簡單捏。」
相較於跑班課程, TRX 體適能課程的學員數不多,偶爾同學請假還會變成一對一課程。欣宜說道,我認為森跑的 TRX 課程是值得多推廣出去,在平日的跑步訓練之外,增加一些肌力訓練很有幫助。很多跑者對『練肌肉』這件事有距離感,欣宜笑說,有陣子沒跑步的時候,仍然保持肌力訓練,實際上場比賽時,還是能感覺得肌力訓練對跑步的幫助。
專業教練的個人化訓練規劃
「即使你心肺能力再好,但腿肌肉撐不住還是不行。」欣宜說,早已去年腳傷恢復了,也能如常練跑,她仍常態出席 TRX 訓練課程。把 TRX 肌力訓練作為日常的課程之一。
她說道, Bruce 教練很清楚知道每個人的體能跟狀態,如同跑步訓練會有不同的週期,在 TRX 肌力訓練也會納入不同的訓練與規劃。
「有一次有個跑班的學員要來補課, Bruce 還告訴對方,要不要先把困難的課表跑完、休息兩天再來上課。」她說:「不然你雙腿累了,課表會跑不好。」
跑者為什麼需要全面性訓練?
肌少症預防與年齡因素考量
跑了十一年,欣宜笑說自己該跑的比賽都跑過了,從南到北,從台灣到海外,倒不是厭惡跑步了,只是認為人生應該更多一些全面的規劃,包含自己、家人與生活。
參照醫學指南,人體的肌肉量一般發展至二十、三十多歲的高峰期後,便隨著年齡逐漸遞減,平均每十年會流失 8% 的肌肉量。
閱讀過不少健康建議的欣宜,她很清楚意識到自身的問題:「我跑了那麼多年,跑者是不用擔心下半身肌肉的,但是,也因為都在跑步,很多跑者的上半身是缺乏肌力的。」
功能性肌力的重要性
對大部分的市民跑者來說,只有腳強壯是不夠用的,功能性肌力(如拉、推)在日常生活也極為重要
欣宜說道:「之前有個研究說,大腿的肌肉量跟握力都能預測你是否夠健康。」──英國廣播公司 BBC 就曾提出一篇報導探討握力,手握力——也就是整體肌力的表現,實際上反映了營養狀況、身體活動量,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疾病。
「我還是會去跑步,參加跑團的團練」
欣宜說道:「但我希望能多一點不一樣的東西,譬如把肌力訓練納入常態運動裡。」因為肌力訓練受益的她,很鼓勵跑者們除了日常的課表之外,每周也能抽一天時間上肌力訓練課程。
跑步有間歇、節奏跑及長距離跑,肌力訓練也有上半身、針對跑者的下半身以及核心肌群。不同的訓練課程造就體態與肌肉力量,這些體能與身體結構的組成,將會隨著時間而抵擋隨年齡而衰減的肌肉與心肺能力。
擁有十多年跑齡的欣宜,身邊依舊是許多跑友,有些人追求成績,有些人則跑著開心
跑齡越長的人就會越理解『真正的跑步,是不應該只有跑步』
如果只有跑步而沒有其他肌力訓練、其他運動作為輔助,一當你成績裹足不前,或是身體開始出現慢性的疲勞,很容易就會因此失去重心。多一個肌力訓練的選項,不僅能提升賽事成績,同時也可以為生活更添色彩,也能為自己的健康加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