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跑者不只要喝水?——電解質才是你體能的隱形守護者!
保持體內水分是跑在炎熱夏天的首要考量,但氣候入冬後,彷彿喝水量就會隨氣溫下降。雖然天氣寒冷時,從汗腺滲出的汗水比較少,但如果想保持最佳感覺和發揮表現,一言以蔽之,保持體液和電解質平衡仍然重要。
在大多數情況下,如果是正常飲食,你會補充每天所需的電解質,電解質通過排尿和出汗自然流失,然後通過進餐補充;流汗的液體含有不同層度的電解質,具體情況因人而異,如果你跑完長距離後衣服會出現白色條紋,代表你失去的電解質較多。對於普通人來說,運動的長度和強度是決定何時需要補充的最大因素。
補水也要補充電解質喔
身體水分與電解質的關係
首先,是要理解身體水分的重要性:人體的組成有 70% 是水。「身體的水」就是體液,不僅充滿在我們的細胞內,同時也溶於血液與淋巴液,在體內源源不絕的循環,維持我們的生命所需,其功能有搬運(血流循環、流汗與排尿)、調節體溫、維持體內環境平衡。然而,體液的組成不只是水分,也包含了鈉氯鉀鎂鈣等電解質。體液內的電解質不平衡,會導致水份含量與酸鹼度也會失去平衡,甚至影響到其他體內功能的運作,造成人體不適。
人體無時無刻不在流失水分,包含呼吸與汗水、排泄等,一個成人每天失去約 2500ml 的體液。而水分進入人體的途徑則由食物中、代謝、飲料,當吸收與流失的水分相等時,人體內的體液才能正常運作。
天氣炎熱及運動量大時會消耗更多的水分與電解質,所以許多醫生皆會建議一天的飲食中必須攝取相等的水份,才能保持身體的恆常需要。普遍的建議是,一個人一天要攝取 2500 cc 的水分,以及攝取足夠的電解質。
⚡甚麼是電解質
電解質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可以產生自由離子而導電的化合物。在生理學中,電解質的主要離子有鈉、鉀、鈣、鎂…等等。鈉離子與鉀離子都是人體中最為重要的電解質,涉及到體液平衡和血壓控制。肌肉組織和神經元都被認作是人體中的電組織。
電解質會透過食物或飲料進入體內,傳導到肌肉並激發細胞功能,對於肌肉收縮、新陳代謝以及其他生理功能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如果沒有電解質,體內細胞無法進行自我調節,身體功能將無法應付隨心所欲的動作。
運動員擔心的不是水流失,而是:
👉 鈉、氯、鉀、鈣、鎂的電解質流失!
⚡電解質不平衡是怎樣
大多數情況下,每天順利進食都可以獲得所需的全部電解質,而電解質會隨著排尿和汗水代謝掉,而後再經過膳食補充。每個人排出電解質的濃度各異,最好的辨識方法就是衣服或皮膚上出現白痕(鹽結晶),那就是流汗後電解質殘留的證據。
如果你屬於排汗量大、代謝快的體質,補充電解質的時機與方式就更重要。
👉 千萬不要只補水,要記得補電解質!
容易忽略的電解質流失時刻
🫥脫水狀態是無聲無息來到
夏天體感與心理感受會提醒我們喝水,但寒冷的天氣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喝水!事實上,冬季低氣溫實際上會透過不同的方式讓你脫水。
- 乾冷空氣:冷空氣比暖空氣含有更少的水分,對呼吸有很大的影響。不出門跑步,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溫暖的室內空間。而在冬季,室內空間也可能非常乾燥。每次呼吸時,乾燥環境都會取走身體的一點點水分(難以察覺的),而微小的體液喪失會在跑步過程中逐漸累積。
- 無形的汗水蒸發:汗水在低氣溫環境會很快蒸發,因此與夏季相比,跑步結束時衣服相對乾燥──因為沒出汗──所以可能認為不需要喝很多水。
- 冷利尿作用:低氣溫影響血液流動受限,這會導致血壓升高。為了抵消血壓上升,身體會透過增加尿量來排出體內的一些水分,這也可能會導致脫水。
❄️冬天需要補充電解質嗎?
考慮無聲無息的脫水,低氣溫的補水規則與夏季沒有什麼不同。但是,可能需要在低氣溫環境更加注意液體攝入量,當每次跑步結束時都沒有大汗淋漓時,很容易被忽略,所以你必須提醒自己多補水。
在夏天,當跑步時間不到一個小時,少量飲水就可以補充汗水與呼吸而流失的體液。如果你跑步超過一個小時,應該飲用電解質飲料補充水分,充填體內隨汗水流失的鈉、鉀和其他電解質。市面上有很多不錯的產品,如果在跑步過程中產生肌肉痙攣,或者每次跑步前都感到疲倦,那麼脫水或電解質失衡可能是罪魁禍首。
💧容易上手的攝取電解質、水分方式
-
攝取運動飲料:
市售運動飲料含有鈉鉀等電解質,方便、可快速補充流失成分。
-
電解質錠(鹽錠)/粉劑/膠:
可以丟進水瓶或直接食用,隨時攝取、好帶出門。
🔹 鹽錠(Salt Tabs)👉🏼 小顆輕便,攜帶方便。
🔹 電解質膠(Electrolyte Gel)👉🏼 一包搞定,適合需要快速能量時
🔹 電解質粉 (Electrolyte Powder) 👉🏼 加水即可飲用,吸收快又方便
🔹 電解質膠囊 (Electrolyte capsule)👉🏼加水即可吞,小顆輕便,攜帶方便
🔗 電解質產品這邊選購 -
自製電解質飲料:天然配方,簡單方便:
-
配方一:兩匙蜂蜜 + 一匙海鹽 + 兩杯果汁 + 一個檸檬
-
配方二:椰子汁 + 檸檬汁 + 蜂蜜 + 海鹽
不論是夏天加冰塊,或冬天溫溫喝,都是好選擇!
💡 最後提醒:身體不是海綿,只靠喝水不夠!
電解質與水分的攝取是非常個人化的
一般建議每日水分攝取量為 2500cc,電解質則可透過飲食補足。
然而,大多數熱愛運動的森跑人,以及日常運動比較頻繁的朋友,你可能攝取的水分與電解質要更多一點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