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雖然我有在健身房運動,但小言教練的肌力訓練動作還是很難。」崴翔笑說:「不過,課程對全身的肌力都很有幫助。

從 2024 年年底至今,治言教練陸續開了兩季初心跑者肌力班,開放報名後總是滿班,崴翔連續報名了兩季課程,著實跟著小言教練練了好幾個月。

還不滿三十歲的崴翔,在學生時期就投入跑步運動,沒有接受正規的田徑、長跑訓練,但熱愛運動的習慣與熱忱卻一直維持到現在。這也讓他敲下鍵盤報名了初心跑者肌力班,開啟自己訓練的大門。

#讀書與跑步就是青春回憶

在高中的時候,每次讀書下課之後,我就會去附近的操場跑一下。」崴翔說道:「可能是 3 公里或是 5 公里,就是維持著這個習慣。」他趕緊補充,雖然開始的契機很好笑。

崴翔表示,他一直都有打球的習慣,希望能融入團體中,但因為個子比較矮,想說是不是能透過跑步增高。當初沒有特別去想過生理學甚麼的,只是單純想著,多運動就可以長高。

「最後還是沒什麼長高,感覺沒甚麼用。」他大笑。

雖然沒有加入任何運動社團,但高中時主動跑步的熱忱,卻在體內根深蒂固地種下『不厭惡運動』的種子。對崴翔來說,跑步可能很辛苦,卻不會因此排斥,相反的,他是心底喜歡著跑步;讀大學儘管中斷了一陣子,出社會之後才慢慢拾回運動的習慣,只當時比較多時間挹注在健身房裡。即便如此,依舊沒忘記跑步的樂趣與感受。

「我突然想到,好像應該來試試看參加比賽,所以希望能接受比較完整的訓練。」崴翔說道:「會加入森跑,是因為剛好在 IG 上滑到初心跑者肌力班的訊息。」他假想著,透過肌力班應該可以加強跑步能力,或者是透過上課去累積跑量。

#課程跑得很少但很辛苦

抱持著上課累積跑量、累積訓練量的想法參加了初心跑者肌力班,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!

小言教練授課的內容大部份著重於跑步的整體肌力,從上肢到下肢,從筋肉到動力鏈,結合了舉重、美式足球與田徑等複合式運動,不只希冀能增加學員們的肌力,更重要的是能引導肌力做合理應用。

課程跟我想像的不一樣,但課程內容還是很有幫助。」崴翔笑說,如果只是純粹跑步的話,可能還好,但肌力動作一路操練下來真的不輕鬆。「不過幾次練習下來,像胸椎就有感覺被打開來,肌力也有提升上來。」他說道,小言教練給崴翔的課表是,一週跑三四回,五公里的慢跑。透過日常跑量的累積以及肌力訓練強化之後,崴翔在今年的國道馬拉松十公里比賽中,以 50 分鐘很舒適地完成賽事

工作繁忙的他,很少報名參賽,僅把跑步視作為一種放鬆與健康習慣。「出社會工作之後,壓力很大,我後來有一點失眠、睡不好。」崴翔笑說:「運動之後就好很多,比較容易入睡。」但隨著自己在國道十公里跑出滿意的成績,這也讓他萌生了今年挑戰半程馬拉松的計畫。

在小言教練的兩季肌力課程中,崴翔每每都是站在最前端的學員,用最謙懷的心態在接受教練的指導。跑者肌力課不同於一般帶狀、以跑步課表為依歸的跑班課程,而是著重於功能性肌力的訓練、提升活動度與柔軟度

先成為一個擁有健康體能、肢體活動自然,有能力的健康人士,才透過專項運動增加自己的跑步表現。

完成兩季初心跑者肌力課程的崴翔,今年的目標放在挑戰半程馬拉松上。小言教練也建議他轉班到半馬班接受專項訓練。但崴翔今年除了跑步之外,也有意嘗試泰拳等技擊類運動,這數個月的肌力訓練中不只是跑步,上半身也有很好的進步,相信無論是踏入哪一項專項運動,肯定都能在其中發揮得宜,找到樂趣與成就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