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才從澳洲完成三個月移地訓練的陳囿任與曹純玉,不僅摘下了雪梨馬拉松這顆星,也正積極準備年底的福岡國際馬拉松臺北馬拉松。本次也特地回到森林跑站,跟我們分享在澳洲訓練的心得與趣事。

 

過去十二週的訓練,雖然仍無法修正純玉的跑姿,但轉換陣地,讓她能用坦然的心態面對後續的挑戰。如同囿任所說的:「如果要改變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,那倒不如就以目前的狀態投入訓練,把自己準備好。」

 

放棄全運會:為了健康與未來的選擇

原本計畫參賽 114 年全國運動會馬拉松項目的曹純玉、陳囿任,考量種種因素之後,決定選擇放棄,把機會拱手讓人。

「現在純玉的跑姿能量消耗比較大,汗流得比較多,」囿任說道:「加上這次又是在雲林比賽,所以風險比較大。」純玉也在一旁開玩笑說,天氣很熱,自己不耐熱而且要跑馬拉松,光是完賽就非常困難。

才剛跑完雪梨馬的囿任笑說,回台灣之後,光是早上的晨跑,流汗比雪梨馬一整趟跑下來還要多。「天氣很熱,跑完之後,連毛細孔都是水珠。」囿任說道:「說得官方一點,就是希望把機會留給其他選手。用白話講,就是怕出事啦。」

選手的責任不只是追求更好的成績,同時也要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。身為純玉的教練,囿任更把這份思緒放在心上。在今年年底還有目標賽事,儘管缺席 2025 年全運會,但她們將會前往雲林全程觀賽,也不排除在 2027 年再度參賽。


從「壹之型」到「貳之型」:與跑姿和解的旅程

移地訓練澳洲三個月的時光,她與囿任每天都跑在 1.66 公里的石子路,仿如台灣的碎石產業道路,偶爾還會踩到凸起的石礫而喊疼,但卻能刺激腳底和本體感覺。囿任笑說,這樣的環境,反而幫助她逐漸改善跑感、增加本體感覺。

在澳洲適逢低溫環境,加上氧氣量充足,作為基礎期的訓練相當適合。囿任笑說,他在七月份把跑量加太快,一度出現疑似疲勞性骨折跡象。但稍過幾天就恢復過來,八月份就把跑量直追上一千公里。

囿任接續說道,除了體能訓練之外,兩人也在跑姿上做出妥協。過去純玉以「壹之型」跑姿著稱,速度夠快、很能耐熱,但近年跑姿問題難以修復,最終只能選擇妥協。

我們討論過後決定不再強求回到壹之型,而是接受她現在的『貳之型』,順著身體去跑。再慢慢把速度加回去。」囿任說道,純玉也隨即補充:「沒辦法再花三年去改了,現在就只能接受現狀,把能跑的速度跑出來就好。」

對一位曾經在全國賽場奪冠、破紀錄的跑者而言,當狀態不再如昔,心情的落差難免。

「有些秒數以前閉著眼睛都跑得出來,現在卻跑不到,真的會很難過。」純玉坦言

時而低潮,時而又得說服自己繼續往前。囿任在旁也時常提醒她:「這些目標是妳自己設的,不是原罪,也不是一出生就必須達到的。既然設定過高了,沒達到也不是世界末日。」

作為參加過世大運、田徑世錦賽、亞洲馬拉松錦標賽等國內外大賽的純玉,雖然無緣觸及奧運,但作為女性跑者的先行者,她已經開拓了康莊大道。


雪梨馬到廚房:跑道外的挑戰

住居澳洲,想當然肯定要參加第七顆星雪梨馬拉松──陳囿任以原本設定的 2:50:02 完成比賽,而純玉則以差強人意的 3:22:28 。

撇開雪梨馬的天氣與上下坡不講,純玉直說是自己犯了很笨的錯誤──吃錯東西。

「賽前一個禮拜,我已經能在上下起伏的道路上跑 30 公里,均速在 4:16 ,感覺狀態還不錯,雪梨馬應該能跑的不錯才是。」她笑說,原以為能在雪梨馬跑出佳績,卻因為前一晚的『大餐失誤』,結果比賽時不停與廁所賽跑。

雖然雪梨馬表現不佳,但純玉在澳洲的訓練是漸入佳境,尤其是在移地訓練後半段,跑的速度有越來越快,感覺更適應了跑動的狀態,這也讓她一點一點滋養了信心。雖然不知道能進步到哪裡,但還是抱持著一份熱情勇敢向前。

除了跑步之外,純玉的煮飯技術也進步不少!在美食之國的台灣,過去幾乎都不用下廚,去到澳洲之後,沒有鄰近的便利商店或餐廳,在囿任的調教下,廚藝似乎也比過去更進步一點。

「我們都是四點出去練跑,跑完回來都很餓。煮飯的時間很長。」純玉笑說:「後來,在出門之前都會先煮飯、備料,跑完回來要做菜都很快。不然真的會餓死。」看來,去澳洲移地訓練的三個月,還是收穫得非常多呢!

馬拉松是一條漫長的道路,對現況的純玉而言,似乎是慢慢地走出撞牆期。儘管已經來到 34 歲的年齡,但作為一名競技選手,她仍有想要挑戰的夢想。只要還能跑下去,就希望能再努力下去。

12 週的 84 天的時光,純玉跑的不只是訓練,也是重啟心靈的道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