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週能做出甚麼改變?行為心理學家說養成一個習慣只需要 21 天,那如果是兩倍的 42 天呢。廷毓教練會告訴你──形塑跑者身體與心志,讓你準備好投入週期化訓練。

5 加 1 堂的半馬入門備賽先修營,打造適合訓練的體能要素,從神經肌肉傳導、反應與速度、動作平衡及運動防護。不是有氧運動的打底訓練,而是投入專項運動前的先修班。

五週課程結束之後,隨即就能橋接下半年針對目標賽事的週期訓練囉。

 

上課兩小時,回家可以練一輩子

運動訓練有六個體要要素,分別是敏捷、協調、反應、速度、爆發、平衡,所有要投入專項訓練的人,都必須在建構六個體能要素的身體能力,」廷毓教練說道

「這六個要素是訓練的根本,不管是要進入跑步、重量訓練或者是鐵人三項,都很重要。」

廷毓教練說明,可以將這六堂課視為一個工具型的課程,透過熟悉、並保持恆常的操作,就可以讓後續的訓練更加得心應手。

譬如像是跑者會特別操作的馬克操,就是一項不分高中階,也不分男女、甚至是老幼的工具。乍看之下不是特別的重要──因為你不會用馬克操的標準動作去跑步──但熟悉並勤加練習,就能展現在實際的跑動動作上。

「我希望大家是抱持學習到這些技術、方式之後,回家也能自己操作。」廷毓教練笑說:「不是今天來上一天課,上完就好回家就忘,是可以平常休閒時間也能自己練習的。」

 

打造最強身體︱六堂課的結構組成

「這是跑步備賽先修班,六堂課都以跑步為出發點,」廷毓教練說明課程內容:

  • 跑姿技術強化:學習如何流暢發力跑步
  • 核心肌群穩定性訓練
  • 協調性訓練與增強式輔助訓練
  • 預防傷害觀念建立

廷毓教練分享道,六堂課中會使繩梯、欄架,是一般市民跑者不會特別購買的訓練器材,但如果在課堂上做實務訓練、操作之後,掌握了邏輯與方法,即使不用特別靠繩梯、欄架,也可以自行操作

譬如每個人家中地板可能是一塊一塊的地磚,就可以將它想像為繩梯的格子。此外,課程中也會使用彈力帶做輔助、針對更深層的肌群做訓練。

 

解決跑者常見問題

「很多人在跑步過程中會出現膝蓋疼痛、不舒服的問題,」廷毓教練表示:「除了跑姿問題,更多可能是肌力的問題,包含了肌力不夠、或是肌力不協調。

跑者通常注重大腿肌、小腿肌或臀肌訓練。但您是否想過:

  • 大腿、小腿有分內側、外側肌群
  • 臀肌也有深層與淺層肌肉

就像大家都會誤以為核心訓練就是練腹肌、髖部,卻因此忽略了背部的訓練。

「所以如果你有很強壯的腹肌,但可能跑久了還是會腰酸背痛。」他說。

專業物理治療師防護講座

最後還有一堂由幫妮健康專業物理治療師團隊講解的運動傷害、防護室內講座。

不管是哪一項運動訓練,都要謹記著:持續訓練不一定會進步,但受傷了就肯定會退步。學習警覺受傷的訊息並提前做好防護,就能在跑步的道路上保持穩健成長。

 

適合對象:從十公里到半程馬拉松

「如果你是首次參加十公里,或是想要跑半馬,想要突破表現的人。」廷毓教練說明:「或是你希望能補強基本跑姿與動作協調能力,或者是想提升跑步效率、避免傷害者,這六堂半馬入門備賽先修營課程非常適合你。」

廷毓教練分享道,希望這五週當中,學員不是只有上課日來操作、訓練而已,也會給予一週2到3天的訓練,請學員們回家自主操作。

「如果學習到了這些技術動作,卻沒有去熟練、時常操作,我覺得會很可惜。」

 

最後一堂課是9月20日預防傷害講座,之後可銜接:

  • 台北馬拉松12週或16週訓練計畫
  • 其他10K、12K路跑賽訓練
  • 半程馬拉松競賽準備

「透過六堂課程去檢視自己身體狀態,不管是強或弱,六堂課都能重塑跑者身體素質。」教練說道。

那趕緊跟我們一塊報名跑者先修課,真正的比賽才要開始呢!


半馬入門備賽先修營 2025/08/23~2025/09/20
平日課:每週三19:30-21:00
假日課:
08/23 週六 AM08:00-09:30
09/20 週六 AM10:00-12:00
課程費用6堂 $3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