佩倫的笑容裡有一份稚氣,自嘲有點屁孩的風格。在老鄧班擔任助教已有好幾年的她,談起當年的新手助教身分,還不忘自我調侃地說:「一下子面對太多人很緊張,一開始跟學員們講話都會有點抖。」現在的佩倫助教不只不抖了,還能簡單、明瞭地溝通跑步知識給學員們,也會適時地擔任教練老鄧的大聲公,幫忙發號施令。
從田徑場到越野山林的跨界之路
目前仍是臺北市立大學學生的吳佩倫,專項是 1500 公尺到五千公尺的中長跑項目,除此之外,她也是國內正熱鬧沸騰的越野跑專項運動員、定向越野選手,亦曾代表台灣出賽亞洲青年定向越野錦標賽,也預定於今年出賽位於西班牙的越野跑世界錦標賽,實力驚人且功勳彪炳。
樂於分享的教練風格
曾於多個跑班擔任助教的佩倫,向跑班教練 (學長) 默默學習、吸收教學經驗,她很清楚,擔任跑班教練是自己很有興趣也有意願的職涯規劃。
「我高中時就想過未來要當教練,」佩倫說道:「升大學之後,學長也很支持我,給我當助教的機會。」喜歡跑步,也認真地學習跑步,未來,也希望能以傳遞跑步教育的身分往前進。
從緊張新手到穩定助教的成長歷程
佩倫提到自己面對跑班助教的新任務時,一開始也相當緊張,面對一群年紀長於她的市民跑者,一開始連講話、動作都不大方,綁手綁腳。
幸好在跑班學員們的鼓勵與支持下,才慢慢熟悉、也更能穩定地擔任助教工作。
「有一回跑班上課的時候,有個學員大姊告訴我,說我真的進步了很多,」佩倫說道:「那時候聽到滿感動的,因為這樣,我對他們會更有責任心。」
原本以為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配角,卻沒想到也會被許多跑者看在眼裡。一則以喜,一則以憂,喜的是自己的認真有被看見,憂的是以後就不能站在後排當屁孩(笑)。
多元化的教練發展方向
跟著幾位學長學習如何教課、汲取經驗,也慢慢地找出自己授課的形式與方法。未來除了希望能執教跑步外,也希望能稍微跨界出去,擔任越野跑、定向越野運動的教練,這兩項也是近年來讓她相當感興趣、也很願意親自嘗試的運動。
從國中就踏入田徑中長跑訓練的佩倫,專攻 1500 公尺項目,無論是學科、術科及實務參賽經驗都頗為豐富,相較其他在該項目表現出色的女選手中,不戀棧當下的表現,而希望能找到更多可能性
可能是把距離跑得更遠,例如是 5000 公尺到一萬公尺的場內賽,也是動輒十公里以上的越野跑競賽。
定向越野的意外天賦
在 2023 年代表台灣出賽亞洲青年定向越野錦標賽的佩倫,笑說當初會被選去當定向越野只因為『很會跑』。
「因為練田徑的很能跑,後來就被挑進去做培訓。」她說道:「我也發現自己滿會看定向地圖的。」
定向越野不同於純粹的田徑賽事,多了複雜路線與識別地圖找尋打卡點的豐富度,競賽較為困難卻也充滿樂趣──在亞青定向錦標賽短距離組拿下第七名成績。
越野跑的亮眼表現
而越野跑則是去年才接觸的運動賽事,首次站上彩壁越野 18 公里組就以 2 小時 44 分 42 秒成績摘下女子優勝的頭銜,而後的 Trail Far Far Away 發發爾威-東卯山起降組 (14公里) 也拿下女子第一位。
接連幾場越野賽跑出好成績,也一舉將 ITRA PI 值推向 531 點,在國內是少數能跑也能跳的越野跑者。
PI 值就像是越野跑界的「成績單」,
是 ITRA 根據你參加的賽事成績、距離與難度來計算出來的表現分數
「去年到現在,我跑越野的資歷很新,還在跟學長、前輩學習。」佩倫睜大眼睛說道:「也是進了越野的圈子,才知道有這麼多眉角、很多裝備跟知識。」隨著台灣越野跑市場逐漸崛起,未來表現將不可限量。
謙和內斂的跑步情懷
才二十出頭歲的佩倫,即便有著顯赫的成績與資歷,但仍然謙和且內斂,保持著一份對跑步的情感。不只是熱愛跑步,也希望能用跑步來認識全世界、甚至能代表台灣跑出佳績等。
跨足於跑班助教、選手身分的她,也已經累積小小的知名度與教學口碑,假以時日,也會成為少數的女性跑步教練、甚至是女性越野跑教練也說不定。